新闻动态

用低碳为宜居城镇铺路

2011-03-08 管理员 阅读 1953

2011/3/8编辑:陈慧峰来源:中国市政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也是城镇环境更加宜居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26%左右,这一过程还将持续下去,到2030年左右我国的城镇化率将再提高25% 30%,这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过程。用低碳的理念推进城镇化,使城镇更加宜居宜业,这既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走城镇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现有模式难以兑现低碳


      应该说,现行的城镇化模式是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目前,我国城镇化模式存在本末倒置现象:过分关注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而忽视人口城镇化,导致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2000年以来,我国城区面积增加了60%多,人口增加了30%多,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几乎以两倍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在增长。土地利用方式向建城区转变,意味着碳排放源增加,尤其大多数城市是以“摊大饼”的方式向外蔓延,大部分建设用地是由城郊农田转变而来。国土资源部对不同类型用地方式的碳排放监测数据显示,建设用地单位碳排放水平是耕地碳排放水平的100多倍。


      经测算,在现有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拉动建设用地增长两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和投资、消费增长,也将引起碳排放增长8 10个百分点。综合来看,碳排放弹性系数大于1,目前的城镇化模式是不利于低碳发展的模式。


    世界城镇化一般经验要慎重借鉴


      如今已达成全球性共识的是,资源过度消耗的城市发展模式影响低碳化进程。首先,国内许多城市发展采取了“A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以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以化石燃料为基础能源、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在国内主要表现为城市低密度蔓延、跳出旧城建新城、过早推动郊区化等。跳出老城建设新城,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老城区建设密度低、改造进程缓慢。


      世界城镇化的一般经验表明,郊区化等是在城镇化率较高的时期才出现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采取了这种模式。我国部分大城市过早地大规模推动郊区化,集中建设连片别墅群、高档住宅群,并蔓延至许多中小城市。郊区化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市政设施的规模效应,引起家庭轿车大规模增长,并加速拉动城市空间拓展,导致能源资源大规模消耗,增加了碳排放量。


      其次,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还表现在城市资源消费水平偏高。按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6亿多城镇人口中包含了人均占有资源量很少


的半城镇人口——农民工,其数量已达到1.5亿 2亿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4 1/3。这些人口一旦真正实现了城镇化,其所占用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等还会提高10%左右。如果不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考虑到示范效应,未来半城市化人口实现完全城市化后,人均碳排放量将会出现暴发性增长。


      低碳理念为城镇化发展推波助澜


      结合我国城镇现状,可以得出结论,即我们要走人本化、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突出强调人口城镇化在城乡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以物为本”的城镇化模式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转变。


      加快农民工本地化,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使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步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增强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让农民能够享受城镇化成果。


      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维护群众利益。对在城市已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义务。


      同时,大力推动低碳城市建设。首先,注重对现有城镇空间的高效利用,建设紧凑型城市。盘活城市存量土地,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城市土地进行再开发,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走城市用地内涵式挖潜的发展道路。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老城区焕发活力。完善现行城镇用地制度,严格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制度,形成由市场决定土地价格的机制,让价格真正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和成本。其次,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形态,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通过空间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出行低碳化、住宅低碳化、动力低碳化、生活低碳化6个领域,全面建设低碳城市。


版权所有©2021 湖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29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