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字号”专家生态治水

2016-04-25 管理员 阅读 1906

2016/4/25编辑:金荧荧来源:湖州日报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山街道清河嘉园段的双渎港,这些天迎来了一批“国字号”的治水专家。他们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的生态治水团队。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他们运用立体生态方式治理河道,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已取得了初步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 500多米的河面上,分布着生态浮岛、喷泉、涌浪机等设施,岸边和水底已经种植了鸢尾、再力花、美人蕉、花叶芦竹、金鱼藻、伊乐藻等植物。中科院专家将“秘密武器”——高效生物菌泼洒到河里,“吃掉”水中有机污染物,使之成为植物易于吸收和水生物能消化的营养元素,让河水变清。“曝气、喷泉和涌浪机是在为水体增氧,为好氧菌生存繁殖提供合适的环境;生物菌以微生物降解的方式消解有机污染物。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的作用则是吸收河道污染物、净化水质。通过这一立体式的生态修复工艺,逐步提高河道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参与修复的吴博士说,自然界水体本身有一个自净能力,如果河内污染物含量太高,在厌氧消解中会产生很多硫化氢的成分,从而产生恶臭。投入好氧菌就是通过人为手段提高水体净化能力,用好氧菌降解取代厌氧菌降解,消除臭味让河水变清。


    据悉,双渎港该河段在治理之前,由于河道污染严重加上水体封闭,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河道两边是幼儿园与社区,无论是附近生活的居民,还是上学的孩子和接送的父母,都对河道散发的臭气意见很大。开发区相关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但成效并不显著。“这次请中科院专家治理,正是想以科技手段生态治水,为开发区治水提供良好借鉴。”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中科院专家在康山街道福利院河配合相关部门首次试点投放微生物治水,成效明显。经过半年时间,河道水质从劣五类修复到三类。


    从目前的检测数据看,双渎港代表污染情况的三项主要指标都明显下降,其中主要污染指标COD(化学需氧量)由83.4下降到12.8。“现在走过去,臭味已经不大闻得到了。”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是一次运用中科院生物技术系统化的治水试验,由于排入河道的污染物量很大,生态修复需要一个过程,期间难免会有反复,我们将在菌种投放品种、数量、时间和长效化管理等方面逐步探索,总结治理经验,相信下半年这些河道的水质能进一步好转并稳定下来。”项目负责人马洪良说。




版权所有©2021 湖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29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