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项目驱动做强“水经济”

2015-11-30 管理员 阅读 1883

2015/11/30编辑:谢雨晴来源:湖州日报

发挥水运优势加快临港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日前,在绿水青山环抱间的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码头上,数以千计的集装箱堆积如山。据介绍,今年1至10月,该码头吞吐量已达到13万多标箱,同比增加43.1%,预计全年可冲刺16万标箱大关。“面对集装箱业务量逐年剧增,从公司自身来说,练好内功是基础。特别与上港集团合作后,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又有了大提升。”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办公室刘立伟说,今年该公司仅在信息化建设中就投入了800多万元,一个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内河港口已成形,成为临港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核心港区。


临港产业为内河水运注入了新活力,内河水运则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大好高”项目。一条航线、一个港口对一家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园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立伟说:“他们公司近年来接待的企业不计其数,如新近落户的‘华菲能源’前不久来这里考察过,码头带来的便利无疑是‘大好高’项目落户的一个重要砝码,成为招商引资一张‘金名片’。 ”目前,安吉本地及周边地区有近500家外贸企业通过安吉上港码头进出口,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底仅为230多家,还吸引了杭州临安、富阳、余杭和安徽广德、宣城、黄山等周边地区企业集装箱从这里汇聚进出。“安吉上港码头业务量的井喷值得欣喜,但也不意外。”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我市临港工业经过几年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如金属新材、木地板、椅业、新能源、装备制造、户外休闲用品、化工材料等一批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其中长湖申线航道沿线尤为突出,已集聚了南浔木业、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等3个百亿产业群。“我市临港工业的迅速崛起,加上海河联运模式的深入推进,以安吉上港码头为代表的湖州内河集装箱运输迸发出巨大潜力,稳居全省第二位。”


为做强“水经济”这篇大文章,近几年来,湖州坚持突出项目驱动,从水运基础设施、物流平台、产业项目三方面着手,促进内河临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内河水运网络体系,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3.3亿元建成了湖嘉申线、长湖申线两条三级航道,湖州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了316公里,占辖区航道总里程的27%,占比居全省内河第二,水上高速通“江”达“海”。另一方面,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推进大型公用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建成生产泊位102个,新增年通过能力2400万吨,目前,湖州港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000吨级。长兴综合物流园、安吉物流园、德清临杭物流园、德泰物流园、南浔物流园等一批临港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德清引进建成天马重工年产1000套3MW风电轴承和20万套数控机床轴承等项目,长兴引进的桐昆集团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建成投产,位于吴兴临港产业园的金洲集团年产20万吨预精焊高等级管道完工,年产值可增加15亿元……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大产值项目的落地,成为了临港产业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位于杭湖锡线德清段航道畔的天马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航空、汽车、轮船轴承为主业的大型上市企业,也是一个典型的浙商回归项目。2011年,天马作为首批入驻德清临杭工业园区的生产制造企业,看好的正是这里的水运优势。“现在,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100%依赖水路。因我们的产品单件运量较大,走水路成本低更廉价,运输更方便。”天马副总经理马全法说,虽然建造码头花了800万元,但两年就能收回建设成本。“依托港口和水运网络,突出‘大好高’项目,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我市整个临港产业正在加快集聚。”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临港产业已初显规模,多个现代临港产业集群特色鲜明,水运经济对我市GDP的贡献率已达到8%左右。




版权所有©2021 湖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29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