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工程巨构 溇港圩田

2013-10-28 管理员 阅读 1988

2013/10/28编辑:顾丽娟来源:湖州日报

“申名”撩开溇港圩田神秘面纱


    湖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启动以来的3年间,以强有力的举措,加大了对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的保护力度,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准看齐。本报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4个专版,着重介绍湖州独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社会各界对名城的参与和关注以及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等,以事实告诉人们: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湖州,已经准备好了!


    是什么将曾经地广人稀的湖州变成全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兴盛靠什么滋养?随着湖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步步深入,一项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逐渐掀开神秘面纱,它就是被我国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相媲美”的湖州古代水利工程——溇港圩田。


千年溇港何处觅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早在3800多年前,湖州先民在城东毘山漾湿地上,首创“透水竹木围篱支护技术”,成功开挖了第一条南北向的“毘山大沟”——亦即世界上最早的溇港时起,至2480多年前范蠡修筑“太湖沿岸最早修筑的塘堤”——“蠡塘”(《太湖水利技术史》 98页);从东晋吴兴太守殷康于永和年间(345-356年)首筑荻塘;至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吴兴太守李安民,开泾(溇港)泄水入湖,一直到唐天授三年(692年),武则天“诏令钱塘、於潜、余杭、临安四县租税纲运,径取道于苕溪(指东苕溪),至湖州再循荻塘而入江南运河,由此开辟了西线的东苕溪漕运航道”时止,从此,湖州地区拥有了江南运河西线和中线即新市至练市的2条航道(原杭申乙线,现为江南大运河主干)。航道与唐宝历中(825-826年)湖州刺史崔元亮所开的凌波塘(菱湖塘)、吴兴塘(双林塘,现湖嘉申线)、连云塘(练市塘)等,共同架构的横塘、溇港水系和运河网络,以及“溇港圩田”,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以頔(荻)塘、双林塘等横塘和溇港群为骨架,及由其衍生的“桑基鱼塘”、“桑基圩田”和浙北运河网络共同组成的伟大水利工程,至今仍是太湖流域地区溇港及塘浦圩田系统发端最早和唯一完整留存的地区,它与都江堰、大运河一样泽被后世、奕奕生辉。


    溇港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如今,宜兴百渎和太湖东南的震泽、吴江的90条溇港大多已无存,而唯独湖州地区的溇港圩田系统仍留存至今。目前在湖州滨太湖47条古溇港的入口处和水乡古村,仍然能清晰地看到溇、闸、桥、亭、寺、船、桥步、廊街、驳岸、系缆石、车水埠头、市集、牌坊等溇港文化景观。


    “溇港圩田”及其衍生的“桑基圩田”、“桑基鱼塘”和运河网络,不仅滋润和丰富了光辉灿烂的以丝、瓷、茶、笔、鱼为主要载体的“吴越文化”,孕育了“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江南清丽地”和名闻中外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而且还在空间上架构了带状组团式的滨太湖城——镇——乡——圩田人居体系,在城市布局、防洪体系和整体景观风貌均具有鲜明的溇港特色和地域特色,是太湖流域独有的文化景观。而且,她也是湖州历史文化和市镇网络体系繁衍和繁荣之根。


溇港古邑因水兴


    由于有太湖、苕溪、溇港为载体,湖州“自东晋为善地”(苏轼《墨妙亭记》)。唐时起,即与苏州,同为“天下粮仓”、“国之仓廪”和“江表大郡”,素有“苏湖熟,天下足”和“衣被天下”的美誉。由横塘纵溇架构起来的运河网络和塘路系统,更进一步促进了“山泽所通,舟车所会”,一批水乡古镇、古村和水市、草市、墟市、鱼市、叶市、蚕市、书市、珠市、米市……很快就在頔塘、北横塘、南横塘、吴兴塘(双林塘)、菱湖塘(凌波塘)、练市塘、含山塘、白米塘和众多溇塘口岸兴旺起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浔虽然早在春秋后期就有聚落,但直至頔(荻)塘修筑,特别是宋室南渡以后,才因“行商坐贾之所萃”和“耕桑之富”,水市之兴而发;双林原为古老的水乡大镇,南宋时已是聚商之所,故名“商林”,元代即有绢庄十家,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名双林,该镇倪家生产的“双龙绫”,素为贡品;菱湖则素有“中国四大丝业古镇”之一和“淡水鱼都”的美誉,因唐刺史崔元亮开凌波塘(即菱湖塘)。“民始庐于塘东,又因水面产菱,而名菱湖,是‘鱼贾’的发祥地,水市、鱼市、夜市十分发达。”


    頔塘两岸更是古圩连亘、古镇鳞次、匠铺集聚、古村横布,从湖城往东,依次有八里店、晟舍(唐)、旧馆、东迁(晋)、南浔(宋)等古镇和一批专门从事手工业、加工业、服务业和造船、染织等匠人集聚的地方或村落。


    “苕霅水烟乡,溪风六月凉。家家有船步,日日听鱼榔”(宋·文王向)。素以“水晶(精)宫”、“水云乡”、“极乐国”著称的湖州,“户藏烟浦,家具画船”,“人家门户多临水”,一般出行、旅游、访友、劳作、经商皆以舟楫为马,以船伐步,由于水运方便,还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舟中市”,即“水市”。


    江南水乡这种特有的“舟中市”、“水市”一直从晋、唐时期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市的兴旺不仅带动了人气,也加快了夹河为市、沿河聚镇的步伐,南浔、旧馆、东迁、织里、双林、菱湖、练市、善琏、含山、和孚、新市等名镇以及荻港、射中、竹墩、大钱、义皋、陈溇等古村,就是其中的代表。


    太湖地区市镇大规模的兴起,始于北宋中叶。“其时太湖地区苏州有4镇、湖州有6镇、杭州有8镇……这些市镇除部分为县治所在地外,大多都是从集市或原来军镇基础上发展脱胎而来的”,“因水成市,由水成镇是太湖地区市镇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太湖地区农业史稿》 428-429、 443页)。北宋《元丰九域志》和南宋嘉泰《吴兴志》对此也均有记述。到明万历时,湖州增加到19镇2市(不包括乡村一些草市、墟市、水市,下均同)。至清乾隆年间,随着丝织业、渔业和竹业的显著发展,又增至22镇3市(乾隆《湖州府志》)。湖州城是州治、府城所在地,又有乌程、归安两个附廓县治,由于运河、塘路横贯湖城东西南北、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晋、唐以来就是浙北货物最大的集散地,《梦梁录》卷7载:“浙西、苏、湖、常、秀直至江淮诸道,水陆皆通”。而且,其城市布局一直延续唐时实行的坊制,并将商贸区与居民集聚区严格区分开来。“南宋时,城内有和乐等64坊,明万历时有48坊、 69巷,清同治年间有宣化等39坊,前溪等41巷”,当时湖州城内“舟中市”和“水市”,主要集中在江诸汇、馆驿河、骆驼桥、仪凤桥、潘家廊、米行街和原轮船码头一带,成为当时湖州特有的一道风景。


    由“塘浦圩田”和“溇港圩田”架构的江南运河水系,现已成为全国内河航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航运在线》 2013年1月6日在线统计: 2012年1至8月份,中国35座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中湖州的货运量为10710万吨,其增长速度在全国内河和沿海港口中名列第一,其增幅高达25.4%。其中以頔塘为主干的水上大动脉,其年运力已超亿吨,约占全市水路货运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相当于3条沪宁铁路或2条沪宁高速公路的货运量。頔塘也因此成为海河联运的“黄金水道”,并被世人誉为“东方的莱茵河”。名闻天下的“浔商”、“徽商”、“湖商”就是从这里走向上海、走向世界。她还为湖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打造交通、物流、旅游三个中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越文化自传承


    “吴越之地,半壁春秋”。早在春秋时期,“吴文化”与“越文化”就已“同气共俗”,“同音共律”,相互融合,成为一种统一的、以吴语方言为主的文化类型,它也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现已成为最具华夏风韵和色彩的地区之一。湖州正好就位于吴越两国交义耦合之区。 100多万年前,湖州先民就从七里亭、上马坎一路走来,穿越历史的风风雨雨,在太湖南岸的低地上,通过筑圩、置闸、浚河和“变涂泥为沃土”,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溇港文化”。


    滨湖地区绵延百里梳齿般频密的溇港水工建筑群,与浩瀚的太湖、远山、汀洲、芦滩、渔灯、帆影、垂柳、水鸟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其架构的“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和“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宋·杨万里《圩田》)”等具有诗情画意和“吴越文化”特有的精致、柔美、和谐、儒雅的独特魅力。历代文人墨客对于工程浩大,又为湖州独有的溇港、横塘系统,可谓情有独钟,从来不乏溢美之词。如:为了形容溇港的频密,苏东坡《湖州》诗中就有:“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之句;元末张羽《秋日登戴山佛阁》有:“一行白雁投南下,百道清溪向北流”;明·闵珪《弁山》有:“弁峰苍翠控三州,世浸汪洋(太湖)潴百流”。清初·郑板桥更有:“六千三万太湖波,七十二峰高峨峨。祝君寿嘏晋君酒,苕霅重添百叵罗”;当代大文豪茅盾在《一剪梅》中也对故乡的太湖、苕溪、溇港和“桑基圩田”充满了由衷的赞美:“八茧蚕忙,双季稻香”,“泖溇汪洋,苕霅流长”。


    在沿太湖的各溇港口门和村镇附近,至今仍保留一溇一寺(庙)的格局,反映了人们对“救世济人”、“治水有功”的先人的缅怀和追思。如:大钱村始建于宋的“天后宫娘娘庙”,原名“太湖神庙”,亦说是“妈祖庙”。据说就是为了祭祀天后(妈祖)娘娘救助太湖遇难渔民而建。又如杨渎桥村的“徐大将军庙”,原名“太湖深广济伯庙”,祭祀的为“晋里人徐贲”祭祀的原因亦与天后娘娘同,上述两庙中均供奉有他们俩当初用于救助遇难渔民的船只。再如乔溇村建于唐五代时的布金寺、杨溇的大庙、大溇的紫金庙、胡溇的寿宁寺等,亦系如此。


    溇港圩区每年农历二月底至三月初盛行的“三官会”即祭祀“天官、地官、水官”和亮天灯的仪式,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供奉蚕丝鲤鱼的习俗,水乡的“放水灯”,含山的蚕花节,黄龙洞的祭雨活动,长兴的“百叶龙”,双林的船拳,菱湖的“挠彩舟”,练市的水上秋千(标杆船),清明寒食时节。菱湖练市地区的“龙舟”竞渡和“摇快船”,抗旱排涝时唱的车水号子等,均颇有地域特色。


    由溇港文化衍生的运河文化、稻作文化、丝绸(蚕桑)文化、渔文化、湖笔文化、古瓷文化、桥文化、船文化、园林文化、旅游文化、铜镜文化等等,可谓多彩多姿、美不胜收。湖州的毘山、钱山漾、千金塔地等三处古聚落遗址,长兴七里亭、银锭岗、安吉上马坎三处古人类遗址,邱城、下菰城、子城三座古城池遗址,是见证了太湖流域人类聚居、发展的完整见证和典型代表。湖州近现代工商业、金融业,也得益并承载于溇港圩田架构之上的运河水网和丝、茶、鱼、笔等传统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湖州丝商、买办群体,对催生和促进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进程和发展,对上海的开埠和资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溇港圩田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丰厚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湖州因太湖而名,溇港而兴。


版权所有©2021 湖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29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