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小小一块砖做出生态大文章

2015-07-20 管理员 阅读 1910

2015/7/20编辑:谢雨晴来源:湖州日报

建筑垃圾、河道淤泥在普通人眼中都是毫无价值的废弃物,然而正是这些废弃物如今却成为我市建材领域的“绿色主力军”——


高楼林立,小区丛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中各式各样大型建筑的建造场景已经为人们所熟悉。而人们所不了解的是,围绕这些建筑物的墙体材料升级换代工作,湖州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让人称道的是,经过升级换代后,目前湖州在墙材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条循环发展的绿色产业链。


出梅后的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而从事建筑垃圾搬运处理工作的小王最近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变得烦躁,原因就是过去长期困扰他的建筑垃圾往哪去的问题现如今迎刃而解。“这些石疙瘩在我们眼里是‘烫手山芋’,而在老张的眼里可都是宝贝啊!我现在的石头都往他那里运。”他说。


小王口中的老张是德清迪飞达建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益火。跟建材打了十多年交道的老张最近几年的目光瞄上了以前无人问津的建筑垃圾。


我们走进了老张的企业,只见一辆辆大卡车正往粉碎机里倾倒着建筑垃圾,这里一天的建筑垃圾处理量达到1500吨,最多的时候能够达到1800吨。


张益火告诉记者,这些建筑垃圾通过多道技术工序处理后都会被制作成混凝土砖,这种砖是目前市面上主推的新型墙体材料,很受市场欢迎。去年一年,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500多万元。“原材料不用花一分钱,产品又好卖,关键还能为湖州的环保事业作点贡献,我这档子买卖意义真不小啊!”老张笑着说。


伴随着我市“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建筑垃圾、河道淤泥急需进行后续妥善处理。以此为契机,我市积极引导新墙材企业开展废弃资源生产新墙材的研究利用,通过政策引导、措施扶持,一大批像“迪飞达”一样的企业纷纷加入到消化这些废弃物的队伍中来。“一方面是大量的建筑垃圾面临无处填埋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不少建材企业却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难题,两方面的工作一对接,完全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而从实际效果看,我市现有的59家利用废弃物制砖的新墙材企业也确实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今年上半年该类企业总共利用各种废弃物近200万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近11亿标砖,节能5000吨标煤,节约土地达2000亩。


在消耗大量建筑废弃物的同时,这些企业产出的却又是绿色成分极高的产品。


在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外,工人们正忙着把刚刚下线的砖头进行装车。企业总经理郎剑雷告诉记者,这一批砖头是要马上运往红树湾小区建设工地的。虽然这种砖有一个让人特别难记的名字——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但是这块砖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


郎剑雷说:“生产这种砖的原料主要是以印染企业的淤泥为主,目前吴兴区所有印染企业的淤泥都往这里运,去年通过淤泥制砖,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


来到郎剑雷的办公室,记者发现这里的花盆、水池都是用这种砖头做的。“这还只是看得见的地方,其实包括整个大楼的建筑材料也都是用这个砖造的。”郎剑雷说,为了方便向客户介绍这个产品,他觉得通过实物展现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才有了这一件件展示品。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型墙砖主要有防水、隔音、保温三大优点,而“大东吴”的产品在继承这三大优点的前提下,还在其他领域更上了一层楼。郎剑雷告诉记者,通过自主研发,目前企业生产的墙砖在材质上更轻,而强度却很高,更主要的是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这些特质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能够节省建筑的综合成本,通俗的讲,造一栋房子用的材料少了,工期缩短了,相应的能耗、材耗就会大大减少,这里面的环保贡献离不开我们的这块小墙砖。”郎剑雷说。


吃的是草,产出的是奶。凭借在原材料环节和产品特色上的绿色成分,目前我市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运用上已经成良好氛围。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 88%,而使用比例达到 94%。“下一步工作,就是要让更多的建材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同时通过技术创新,逐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水平。”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2021 湖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ICP备080129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907号